万生心语- 第一章 团体辅导与危机心理援助︱第三节 危机心理干预中的团体辅导及其应用案例

第一章 团体辅导与危机心理援助︱第三节 危机心理干预中的团体辅导及其应用案例

原创 樊富珉 万生心语 

2021-03-26原文

收录于话题

##团体心理辅导

4个

突发的危机事件会引发危机心理状态,这时人们会出现很多应激反应。在灾后心理援助的整个过程中,危机干预、心理急救是心理援助最早期的工作,之后是哀伤辅导和创伤治疗,见图1-8。

img1

 

一、危机团体干预的性质及目标

 

(一)危机干预属于心理健康教育

 

危机干预属于心理健康教育,帮助来访者在非正常状态下将反应正常化,稳定来访者情绪,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放松训练,帮助他们调整认知、管理压力、恢复平衡。

 

在心理援助中,危机干预之所以属于心理健康教育,而非心理咨询和治疗,是因为心理危机状态不是心理疾病,而是一种临时的、由突发事件冲击产生的适应不良。危机使来访者原有的经验不适用、无法应对,需要借助团体的力量或者专业的帮助来找到新的应对方式。通过心理健康教育,来访者有机会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应激反应,将这些反应正常化。 

 

危机干预的团体工作一般是一次性的,也可以多次。它不是心理治疗,不会做深入的个人困扰探究,实施过程也非常结构化,具有指导性。每个团体成员得到的时间相近,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团体辅导形式。

 

(二)危机团体干预的具体目标

 

在危机干预中使用团体辅导,可以满足人们共同的需要。在危机发生后,了解事件真相,减少恐慌、焦虑、担心、无力,克服和远离孤单、孤独,让自己更有安全感、找回掌控感,与社会和他人建立更多联结,尽快走出混乱、恢复正常生活等,都是灾后人们共同的心理需求。既然人们都有这样的需求,进行团体辅导就非常恰当。

 

危机团体干预的具体目标与个别危机干预目标相似。

第一,反应正常化。通过了解团体成员的共同经验,成员有机会表达并了解自己的压力和危机反应,接纳这些反应,疏解压力,疏导情绪,降低焦虑和恐慌。

 

第二,增强安全感和归属感。在人的基本需求中,安全感、归属感非常重要。当我们融入团体时,会产生很强的安全感,不再感到孤单。在团体中有力量、有成员的支持,能够满足人的基本心理需求。

 

第三,获得支持,建立和强化社会支持网络。通过成员之间互相支持、帮助,建立新的社会支持网络(系统),团体成员会去思考怎样重建原有系统,在面对危机时更有力量。

 

第四,找到危机应对方法,发展或强化适应性的应变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,以尽快恢复身心、人际平衡。通过头脑风暴、听别人的分享,团体成员会找到更多方法去应对原有方法无法应对的危机状态。

 

第五,预防创伤后压力障碍等问题的衍生。在危机发生初期进行团体心理干预,可以减少日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产生。

 

第六,通过团体辅导筛选出心理创伤较为严重的成员,将其转介,使其接受进一步的心理或药物治疗。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容易看到受危机事件影响较为严重的成员,比如有的成员反应不足或反应过度,一直不说话、很沉闷,或者话特别多,一会站起来一会坐下。这些都是创伤反应,对于这种成员,我们不批评、不指责,在团体辅导结束后,要提供资源并建议其接受个体帮助。

 

(三)危机团体干预的多种模式

 

目前,有代表性的成熟的危机团体干预模式有很多种,如6+1模式:危机干预中的减压团体(黄龙杰)、画说灾难:危机干预中的艺术减压模式(赖念华)、认知行为模式:危机班级团体辅导(吴秀碧)、五阶段支持与减压团体:减压与重建关系(樊富珉)、简快重建法:心理应激团体干预(隋双戈)、积极心理取向的危机干预团体: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(陈丽云,樊富珉等)等。这些危机团体干预模式有共同的特点:目标都是帮助当事人在危机发生后稳定情绪,找到有效应对方法,恢复原有的心理平衡和社会功能。它们都属于心理急救、短期心理援助,不同于长期治疗,不做重大抉择,只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机会,不回避、不逃避,面对危机,交流各自的看法,分享各自的应变措施和策略,互相支持,一起找到更有效的积极应对方法,更有力量、更有信心地面对危机事件。

 

二、危机团体干预的工作流程及干预阶段

 

在危机事件发生时,提供危机团体干预首先要明确工作流程,其次要了解团体干预的过程与阶段,以及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。

 

(一)危机团体干预的工作流程

 

第一步,确定干预人群。危机干预工作者要使用访谈、调查等方式清楚界定干预人群,比如学生、教师,或是医护人员、救援人员。第二步,评估干预人群的心理危机状况,如果当事人情绪紊乱、冲动,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风险,就不适合参加团体干预。第三步,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的、恰当的团体干预方案,并让干预工作团队理解、熟悉方案。第四步,实施危机团体干预,并评估干预效果,反思干预过程有无需要修改的地方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寻求专业督导,以提升危机团体干预的能力。

 

(二)设计危机团体干预需要考虑的因素

 

在设计危机团体干预方案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:团体干预目标是危机减压还是支持;团体成员是医护人员、患者,还是警务人员、社区工作者等;团体规模(人数)是8人左右,还是几十人,人多时需要分成小团体,配备助手;团体实现的形式是线上还是线下,新冠肺炎疫情是重大的传染病,为避免交叉感染、防控疫情,必须阻止人群聚集,只能用网络方式进行团体干预;团体次数是单次团体两小时,还是连续四次团体,每周一次或两次,每次90分钟;团体技术是用语言进行,还是用表达性艺术等方法进行,如果是针对儿童、青少年团体,方法可以更多样,不仅可以用语言,还可以用绘画、木偶表演等形式。

 

2014年,我代表中国心理学会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,去鲁甸地震灾区进行危机团体干预。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.5级地震,造成数百人死亡,数千人受伤,数十万人紧急转移安置。震中在龙头山镇,我和研究生于8月28日到9月2日在龙头山镇“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救助站”开展工作。我们在28日当天赶到龙头山镇中学的帐篷工作点,沿途看到很多倒塌的房屋和震裂的马路,以及挡路的大石头和凌乱的树木。我们在当天晚上和第二天展开心理援助需求调研,和心理援助站志愿者座谈,到灾民的帐篷中家访,与救灾部队医生交流,到中学校长的临时办公室访问。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,我们针对不同的干预对象,在5天时间内设计并带领了7个危机干预团体(由樊富珉、阎博和俎娜带领),见表1-8。

img2

 

(三)危机团体干预的阶段及任务

 

危机团体干预的目的是回顾团体成员对危机事件的反应,进行讨论,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,并预防心理问题出现。危机团体干预的实施过程一般会经过以下五个阶段,见图1-9。

img3

 

第一阶段:开始阶段

 

在这个阶段,团体领导者要做自我介绍,说明团体干预目的,解释团体干预方式,承诺保密,以及邀请成员做自我介绍。

团体领导者做自我介绍,然后介绍团体干预目的、规则和步骤。

邀请团体成员轮流做自我介绍,以了解成员与意外当事人(如死者)的关系,并明确团体干预原则。

自我介绍时不是自愿发言,而是按照顺时针顺序轮流发言,可以增强成员的秩序感、控制感。 

团体领导者说明团体规范,如承诺保密。

团体干预的三个基本原则:不被强迫说任何事情,彼此信任与保守秘密,讨论的重点是团体成员对危机事件的印象和反应。

 

第二阶段:事实阶段

 

在这个阶段,团体领导者要协助团体成员重构危机事件图像,邀请成员描述在此次危机中的经历,为他们提供对危机经历的回顾。

团体领导者引导成员回顾危机事件发生时自己的反应(感觉、念头、想法等),目的是开启叙说,还原真相,让成员明确事实以及对他们的影响。

团体领导者通常可以询问: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,当时的第一反应、闪过心里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,你在危机事件中经历了什么、看见了什么、听到了什么、做了什么?

可以从多个感知觉通道分析个人的印象:所见、所听、所触、所闻。

团体领导者在成员情绪反应强烈时指导其做深呼吸,但不做身体接触。

 

第三阶段:反应与教育阶段

 

在这个阶段,团体成员分享危机中、危机后与危机干预中的反应,包括在生理、情绪、认知、行为方面的征兆或症状。团体领导者需要通过心理教育使这些反应正常化。

团体领导者可以请团体成员描述对危机事件的反应。

团体领导者可以询问成员:这次危机中最糟的部分是什么;假如你可以将一件事情从此次危机中删除,那将会是哪一件事;当时你最强烈的感觉是怎样的;灾后至今,一直困扰你的感受或行为有哪些?

在团体成员表达完征兆和症状后,团体领导者以肯定与支持的口吻说明这些都是正常反应,并补充一些尚未表达的征兆与症状。

团体领导者及时给予接纳、同感,但不做促进。

 

第四阶段:行动与应对阶段

 

在这个阶段,团体领导者要协助成员回顾自己在危机事件后的积极行为,发掘自身拥有的资源和做出的行动。

团体成员也会希望制订出新的行动计划,来更好地渡过难关。团体领导者要对成员的决定给予充分支持,并持续提供指导与建议。 

 

第五阶段:结束阶段

 

在这个阶段,团体领导者要鼓励成员表达参加团体的感受和对未来的行动计划,并做出总结。团体领导者还要帮助成员判断在什么时候需要获得进一步帮助,以及怎样才能获得帮助。以下是需要获得进一步专业帮助的筛选标准。

(1)心理症状在6周后没有减少。

(2)心理症状增加。

(3)社会功能丧失。

(4)明显的人格改变。

结束时,团体领导者可以为成员提供专业机构的电话等信息,方便成员在需要时及时得到帮助。

 

四、救援者灾后危机减压团体实例

 

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,为避免救援者产生替代性创伤,我专门为救援者设计了以下危机团体干预方案,并对在救灾前线工作的心理咨询师、部队官兵实施。

 

(一)团体干预目标

预防救援者的替代性创伤或直接性心理创伤。

协助救援者处理在灾区工作的压抑情绪。

预防救援者的职业倦怠。

满足救援者的心理需求。

为救援者提供心理支持。

发现需要个别干预的对象。

 

(二)团体工作要求

安静、通风的场地。

有携带式话筒和扩音器。

成员每人一把椅子或板凳,围圈而坐。

团体成员6~12人(如果人数多,按比例配备专业辅导者带领小组)。

团体领导者1~2人(由专业或半专业人员带领)。

时间为2~3小时。

 

(三)对团体成员的要求

参加救灾的现场医护人员、现场心理援助人员、现场抢救受害者的士兵、消防、武警等人员。

能够全程参加。

愿意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感受。

承诺保守秘密。

 

(四)团体实施步骤

(1)引言:说明团体目的与定位,为参加救灾的成员提供一个疏解压力的机会,并鼓励成员相互支持。说明团体规范,促进团体成员相识。

(2)提供教育:说明替代性创伤的概念、性质以及预防方法。

(3)陈述经验:请成员陈述个人在本次救灾中的任务和工作角色,以及在工作中遭遇的各种事件。请注意协助成员具体描述这些经验。

(4)回忆想法:请成员回忆并说出事件发生时的最初想法。

(5)深刻感受:说出在这次任务中最深刻或最困难的经历和个人感受。

(6)审视反应:审视在这次救灾任务前后,个人在身体、情绪、行为、认知方面受到的影响和做出的反应。

(7)学习应对:利用团体资源讨论个人的问题解决和应对策略(也可以使用脑力激荡等方法)。

(8)结束阶段:团体领导者总结与建议,并肯定成员在本次救灾任务中的贡献与表现。

团体领导者从头到尾都要带着这种欣赏、肯定、支持、鼓励的态度来对待这些救援人员,他们的工作为救灾赢得了时间、赢得了生命,他们是最了不起的英雄。他们需要被关心、肯定,希望他们在照顾别人的时候也能照顾好自己。

 

参考文献

 

[ 1 ] 樊富珉.“非典”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[J].清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3,18(4):32-37.

[ 2 ] 樊富珉.结构式团体辅导与咨询应用实例[M].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5.

[ 3 ] 樊富珉.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与和谐社会建设—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挑战和机遇[J].心理与行为研究,2011,9(6):109-113.

[ 4 ] 樊富珉. SARS危机干预与心理辅导模式初探[J].中国心理卫生杂志,2003(9):600-602.

[ 5 ] 樊富珉.支持性团体在地震灾后心理康复中的应用.灾后心理援助名家谈[M].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9(7):15-31.

[ 6 ] 樊富珉,何瑾.团体心理辅导[M].上海: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0.

[ 7 ] 樊富珉,秦琳,刘丹.心理援助热线培训手册[M].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  2014.

[ 8 ] 樊富珉,张天舒.自杀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[M].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09.

[ 9 ] 钟杰,樊富珉,贾晓明,等.护心防疫:面对疫情的心理调适手册[M].北京: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,2020.

[10] GILLILAND B E,JAMES R K.危机干预策略[M].肖水源,等译.北京:中国轻工业出版社,2000.

[11] ROBERTS A R,YEAGER K R.助人者危机介入的随身指南[M].方汇德,吕伯杰,张家瑜,等译.台北: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,2013.

 

(未完待续)

 

本文作者

樊富珉

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

中国科协全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

中国心理学会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
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

 

本文选自《团体辅导与危机心理干预》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心理2021年2月出版  已获出版社授权发表 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出版社

 

img4

 

相关阅读:

团体辅导及其特点

团体辅导的优势与有效性因素

逐字稿 | 心理健康促进的有效方法︱《团体辅导与危机心理干预》新书首发式

逐字稿 | 心理健康促进的有效方法︱樊富珉教授团体辅导公开课

由团体专委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、樊富珉教学团队教授的《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与实践专项培训(网络班)》第一期已于2月20日顺利开班、3月7日圆满结课。第二期讲于3月20日开班,第三期6月5日开班(点击下图或者文末原文链接团报课程),第四期敬请期待。

img5

img6

img7

img8

img9

 

img10

 

 

 

心理健康知识

创建时间:2021-03-30 17:47